为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赤峰市审计局审理科于6月23日至7月16日,对部分旗县区审计机关及市局各科室的审计工作质量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此次检查围绕审计成果转化、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程序、审计定性定责及处理处罚、审计整改、审计案卷装订等关键环节展开,旨在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整改提升提供依据。
一、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计划管理及成果转化存在漏洞:个别单位未履行审计计划调整报批程序、项目安排缺乏科学性,导致资源错配、重点领域缺位。
(二)成果转化不足:审计问题浮于表面,移送线索数量少;经济责任审计未聚焦主责,建议可操作性差。
(三)审计实施过程不规范:程序执行不严、实施方案编制不完整、存在越权审计等问题。
(四)严格审计程序及审理工作:审理会未实质把关导致审理会流于形式。
(五)规范审计评价、文书及整改工作:存在审计评价与事实矛盾、审计文书不规范、定性依据引用错误,影响审计结论权威性;整改督办不力。
(六)审计案卷装订不符合要求:底稿要素缺失、档案管理混乱等问题。
二、整改建议
(一)加强审计计划管理
严格执行年度审计计划变动审批制度,同时,建立审计计划执行台账,定期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督查。
(二)提升审计成果转化
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分析和挖掘力度,鼓励审计人员结合审计发现的问题,深入研究其背后的体制机制性原因,形成高质量的审计专报、调研报告等,为领导决策和部门工作改进提供参考。
(三)规范审计实施过程
加强对审计实施方案编制的指导和审核,要求方案必须结合项目实际情况,明确审计目标、范围、重点及具体的审计方法和步骤,增强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强化审计证据收集的规范性,要求审计人员严格遵守证据收集的程序和要求,确保收集的证据真实、合法、有效,能够充分支撑审计结论。
(四)严格审计程序及审理工作
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程序意识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严格遵守审计程序的重要性,确保审计通知书送达、审计取证、征求意见等各个环节都符合规定。完善审理会制度,明确审理会的职责、程序和要求,提高参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对审计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审核,切实发挥审理工作的把关作用,及时发现和纠正审计工作中的问题。
(五)规范审计评价、文书及整改工作
建立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确保审计评价基于充分的审计证据,与审计发现的问题相匹配,客观、公正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情况。加强审计文书制作的审核把关。强化审计整改跟踪问效,明确整改责任主体和整改时限,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和回访,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六)加强审计案卷管理
加强对案卷装订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确保案卷材料完整、排列有序、装订规范,符合审计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的落实,有望切实解决当前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使审计工作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财经秩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赤峰市审计局 张宏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