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用户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已归档专题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林西县官地镇:大地美景涌动 勾勒幸福底色
时间:2022-12-05 09:59   点击数:   来源:赤峰日报社

一条条笔直的乡间小道整洁宽敞,一座座恬静的农家小院炊烟袅袅,一方方肥沃的黑土地生机勃勃,一个个金黄的玉米囤整齐划一,走进林西县官地镇各行政村,目之所及,皆是风景,踏足之处,皆是幸福。

“小”秸秆变身“香饽饽”

丰收过后的万亩玉米示范基地依旧一派热火朝天,秸秆打捆回收机穿梭于其中,“吞”下散落的秸秆,“吐”出一垛垛“豆腐块”,散落在田间,把金灿灿的田地装点得分外妖娆,让人无不感叹现代农业的神奇魅力。

“地里的秸秆打成捆,可以自己拉回家里喂牛羊,省时省力,也可以通过合作社卖给养殖大户,一亩地能卖70元,不仅增加了收入,还给我们减少了处理秸秆的麻烦。”下官地村民王国民乐呵呵的说。

官地镇副镇长王也介绍道,打捆秸秆回收是由各村党支部牵头联系回收方,村合作社负责机械打捆,村民自愿与回收方达成合作,回收方将打包好的秸秆作为饲料拉走运往养殖场或者养殖大户家。村民们以前没地方扔、没地方放、没地方烧的秸秆,如今不但有了好去处,还变成了现金,增加了农民收入,这一举措得到了官地镇广大村民的一致认可。

党支部的穿针引线,为农户和养殖户架起了桥梁;合作社的机械化作业,让秸秆运输省时省力;秸秆的回收利用,让村民尝到了甜头。官地镇在秸秆禁烧工作中变堵为疏,积极探索开展“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新模式,实现秸秆由打捆、清运到综合利用一条龙服务,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让“生态包袱”真正成为“绿色财富”。

秋翻给黑土地“加料”

农谚道“耕地深一寸,顶上一层粪”。秋收过后,官地镇的田间依然没有片刻“休息”的时间,在二段村的田间地头,一台台大马力的拖拉机正在进行土地深翻作业,一块块土地像浪花一样翻转,露出了黑黝黝的本色。

二段村党总支书记刘振祥说:“我们村每年都会进行一次秋翻。秋翻的好处可多了,不但可以有效消灭杂草和害虫,还能把收割完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缓解了村里人居环境整治的压力。”

官地镇统筹规划、科学管理,以各村为单位连片作业、整村推进机械深翻。正在田里指导作业的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姚思羽说道,“实施机械深翻、增施有机肥等综合农业技术是保护土地最有力的措施,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同时也为明年农业丰产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

玉米囤变成风景线

走在官地镇各行政村,到处可见正在家门口忙着用笼子储存玉米的村民,那些一个接一个的金黄色玉米囤,成了乡村丰收后特有的美景。

“把玉米扎成囤堆放,干得快还不捂,而且门前和院子都利索了,我们看着也舒心,真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上官地村民王国云说。

镇党委副书记于丽丽说:“以前村民们收完玉米,一贯就在自家门口乱堆乱放,相当不美观。今年在玉米成熟前,我们就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引导群众提前在门前空地合理设置玉米堆放点,同时号召村民们把玉米扎成囤堆放,现在,规范整齐的玉米囤已经成为了各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以前人们柴草、秸秆随意堆放、垃圾也随意倒在沟里。”对此,两棵树村民刘玉华感触颇深,“自从开始人居环境整治,村里的胡同美了、垃圾少了、环境好了,我们现在住着真是越来越舒服了!”“舒服”二字道出了刘玉华的感受,彰显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更折射出广大群众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广泛认可。

官地镇始终把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抓重点、克难点、建亮点”工作方法,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的工作机制,全面发动、扎实推进,靓了村容、浓了乡愁、美了生活、甜了笑容。


友情链接
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
北京市审计局
上海审计局
广州市审计局
山东省审计厅
吉林省审计厅
辽宁省审计厅
黑龙江省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