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内蒙古审计厅正在组织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调查任务,这项工作有别于传统的以资金、项目为审计重点的审计任务,坐在办公室看材料、审账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质量审计的需求。对于草原、森林、矿产等资源往往存在地形复杂、植被茂密、环境分散等问题,实地勘查不仅难度危险性较大,手动测量数据也存在误差。同时,部分自然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禁止非法穿越,人类的踏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就需要审计人员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对于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实地勘探、准确界定,因地制宜搞审计。
近日,自治区第六审计调查组(赤峰审计组)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调查中,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湖两海”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指示批示精神,全面了解岱海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打破“思维桎梏”,创新审计方法,首次将体积轻小、作业面积广的无人机航拍技术运用到审计工作中,有效弥补了以往现场审计的短板。无人机实地测量时点位精准,计算效率高,通过航拍采集图像,飞行结束后利用大疆智图等高性能成像系统软件还原现场效果图。再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够快速分析和查找疑点,大大缩短了调查取证的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真正实现了让审计工作“飞”起来的多维度审计。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无人机
在科技强审的背景下,这样“以机代步,以机代眼”的创新审计工作方法,为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撑。目前,无人机已飞行作业9天,有效飞行面积超100平方公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岱海治理审计方面。根据合成的无人机环岱海航拍图像,能够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更加清晰直观的计算岱海面积:截至2022年7月,岱海面积为45.6292平方公里。通过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自然资源局现有历史卫片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自2017年以来,虽然岱海水面面积呈逐年缩减状态,但缩减趋势较往年逐渐放缓。二是根据航拍影像,还可以检查岱海周边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影像反映核心区有人车出入,经现场审计核实,确实有人员在核心区内进行割草活动。
岱海平面图(截至2022年7月)
2、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矿山治理方面。通过无人机航拍发现,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存在丁七号矿山治理不到位、黄花山矿山非法占用林地问题。
丁七号矿山治理不到位 黄花山矿山非法占用林地
但是,无人机赋能资源环境审计,科技助力审计提质增效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题:一是无人机机器本身的高耗电问题,使得无人机不能连续长时间工作,户外作业时长受限;二是部分地区区域核心面积大,无人机信号受限无法到达全部位置,如岱海只能环湖飞行,中心水面区域无法作图;三是无人机技术作为新兴现代信息技术,还不能完全与审计工作相契合,未能将无人机效益发挥最大化,有待进一步应用完善。
坚持研究型审计,加快信息建设,积极践行“科技强审”理念,要通过强化人才培养、完善分析平台、加大数据共享等方式,推动无人机辅助审计模式的广泛运用,让无人机技术为审计工作添砖加瓦,进一步促进资源环境审计监督提质扩面。审计人员要主动培养运用现代技术开展审计工作的思路,大胆设想,主动实践,将研究型审计向智慧型、数字化、技术化转变,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彰显北疆灵秀。
(赤峰市审计局 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