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赤峰市优化审批服务提升效能工作举措》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2025-06-09 09:13 来源: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一、政策出台背景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自治区开展的“六个行动”,赤峰市推出的“十大行动”,全方位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于实际工作与调研情况,为解决当前助企审批服务中的短板和不足,制定了一系列优化审批服务提升效能的工作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快涉企审批时效,促进产业项目加快落地。

二、政策目标

提升审批效率。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实现产业投资类项目审批“一站式”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提速。优化服务质量。提供“保姆式”帮代办服务,主动入企走访纾困,变“企业上门跑”为“部门主动办”,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强化部门协同。打破部门之间互为前置的惯性思维,建立并联审批、独立审批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协同联动。规范审批管理。推进特殊事项清单之外无事项,对特殊流程实行清单化管理,确保审批工作依法依规、规范有序进行。

三、重点政策内容解读

(一)推进产业投资类审批事项“一件事”办理。依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国发〔2024〕3号)要求,打破政务服务中的部门壁垒,整合各部门审批事项的流程与申请材料,实现办事申请“一次提交”,提升办事体验。通过强化行业主管部门职能,形成全流程或分阶段“一件事”工作机制,丰富政务服务大厅服务能力,实现市域内产业投资类项目“一站式”审批,减少企业办事环节和时间成本。

(二)努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能力。将所有涉及社会投资房屋建筑工程备案和核准、社会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备案和核准、政府投资房屋建设工程审批、政府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审批等6类工程建设项目纳入市县两级“工改专区”,设立“一次告知”联合窗口,一次性告知企业所有审批环节信息,让企业一次跑动通晓全程,提高审批透明度和效率。

(三)实现工程建设审批场景颗粒化。针对社会投资房屋建筑工程备案和核准、社会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备案和核准、政府投资房屋建设工程审批、政府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审批6类审批场景,从立项用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阶段精准梳理审批流程图,明确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审批环节及并联审批环节、申请材料等全要素内容,为审批工作提供精准规范的操作指南,减少审批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四)采取“保姆式”帮代办服务模式。各项目牵头负责部门要秉持“只为能行想办法、不为不行找借口”“谁审批谁帮办、谁帮办谁兜底”原则,组织专人专班强化前置辅导,严格按照时限承诺推进项目办理,确保审批环节无缝衔接。

(五)深化部门协同提升效能。推行并联审批和独立审批,除必要前置审批外,各环节提前介入服务。建立项目签约和进场即告知机制,促进各环节同步联动,提高审批效率,缩短项目审批周期。

(六)将审批流程特殊环节纳入清单管理。对游离审批流程的公示、踏查、勘验、技术审查、会议审查、专家审查、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等特殊流程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办理时限、责任部门、申请材料及环节。删减非法定特殊程序,杜绝额外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

(七)通过要素共享提升审批时效。加大电子证照、电子批文应用,推广审批结果电子化,实现涉改审批部门信息共享。深化“多测合一”改革,整合测绘事项,避免重复测绘,提高工作效率。

(八)创新便捷化服务举措。建立容缺受理等工作机制,鼓励各审批环节容缺受理,压缩办结时限。建立违约主体惩戒机制,对不按时提交材料企业共享信息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财政部门探索将部分测绘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减轻企业负担。

(九)加强跟踪问效推进措施落实。各级各部门围绕审批提速履职尽责,强化综合调度职能,优化业务系统。市委、市政府成立跟踪问效办公室,每月调度项目审批进度,重点项目随时调度,确保审批工作高效推进。

(十)多渠道反馈和满足企业需求。加强12345热线审批类工单办理,配套设立热点专席。鼓励审批部门常态化入企走访,对企业问题和帮扶需求实行清单式和台账式管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促提升的良性工作局面。


相关文件链接: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赤峰市优化审批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举措》的通知